Please activate JavaScript!
Please install Adobe Flash Player, click here for download

Dental Lab Chinese Edition No.3, 2016

DENTAL LAB Dental Lab3/2016 22 技 术 与 应 用 后,可清晰地呈现表面质地及不同明度变化。为了更好地识 别牙齿内部特征,可将对比度调至最大而将高光调至最低。 如此可清晰地呈现各种细节。将收集的各类信息转化至与所 使用全瓷材料同步的颜色图表,便生成了瓷层信息。以下的 病例将展示识别及比色过程。 临床病例 这个修复右上第一中切牙的病例将清楚地展示如何重 建某一特定牙齿颜色。术前比色分析显示相邻的左上第一中 切牙颈部及中部明度较高(图2和3)。天然牙会在边缘嵴及 切端的位置展现出乳光色/透明性。龈乳头处明度较高颜色 偏黄(图4和5)。基础比色结果为BL3。可通过多种方法增 加IPS e.max Ceram 瓷的明度。本病例中的牙齿明度较高, 因此选用了IPS e.max牙本质B1色全瓷材料并增加了MM高 荧光效果。基底材料为MO1压铸瓷块(图6)。材料表面刷 涂MM荧光并烧结(图7)。在初次烧结牙本质瓷层时,在 基底表面均匀涂布牙本质B1瓷及MM荧光。向边缘嵴移形的 区域明度较高,所使用的深牙本质B1色与MM荧光的比例为 4∶1(图8)。随后使用牙本质BL3色完成牙齿形态的堆塑 (图9)。在切端及边缘处进行回切为效果材料提供空间。 为了形成理想的邻面结构,在实际堆塑前使用MM荧光材 料,柠檬色及白色的本质材料进行混合寻找适宜比例,随后 烧结出样品。之后在切端使用这一混合比例(图10),使用 OE1色堆塑边缘切端,使用OE2和OE3完成最终的堆塑(图 11)。最后,在切端及邻面区域形成晕轮效应,并完成最终 的烧结(图12)。第二次烧结前进行了细微的结构调整。为 了达到更自然的形态,在全瓷材料表面制造纹理并上釉烧结 (图13-15)。 结论 当代出现的多种全瓷材料为技师创造出具有生动光 学效果的修复体提供了可能。识别并呈现牙齿的颜色一 图7:冲洗烘干,并在烧结前使用MM荧光进行特征染色。 图9:使用牙本质BL3完成邻面结构塑形。 图8:基底表面均匀涂布牙本质B1瓷及MM荧光,深色牙本质与 MM荧光混合物(比例为4∶1)向边缘逐渐移形。 图6:烘干前使用压铸型IPS e.max(MO1瓷块)制作的基底 冠。

Pages Overvie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