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lease activate JavaScript!
Please install Adobe Flash Player, click here for download

Dental Tribune Chinese Edition

www.dentistx.com 行业快讯4 文的写作、阅读能力要过关;其次,成 员必须具备硕士以上的学历,具备写论 文的经历,知道怎么写综述。最重要的 是,必须要有时间和热情。对于申请加 入的成员,团队管理者会先进行微博上 的“面试”,审查简历,并进行写作和翻 译方面的考核,然后才会择优录取。 为了能让老百姓看懂“具有专业知 识的文章”,张野医师还特意召集了专 业的编辑团队,编辑的背景大多都是非 口腔专业的专业编辑,这样,用口腔专 业语言写出的科普文章,由非医学专业 的编辑加以理解和整理,将更加通俗易 懂的语言呈现给老百姓,让普通读者更 容易阅读、理解和接受。 这是我们 ★团队管理员:Mary(新浪微博@ Mary小胡) Mary是 团 队 的 管 理 员 , 负 责 管理团队的各项事务。她本人是一 位“80后”妈妈,曾经也对口腔保健问 题,尤其是宝宝的口腔问题充满疑惑。 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加入了科普群,发 现自己越来越热爱科普事业,甚至感觉 这份公益事业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 分。她希望把正能量一直传递下去。 Mary的职责是负责制定团队的工 作流程,帮助团队成员有序协作,为 大家创作出高质量的科普文章做协调工 作。成员发文统计、新人培训考核及妈 妈答疑群的管理也都是她的工作。 对于团队工作流程,Mary这样 介绍: 我们平均每天会有5~10个任务。 任务发出后,大家找来相关的文献和 资料,放入我们共享的资料库中,然 后再由队员来领取。团队中,大家一 般会根据自己擅长的专业来领取任务。 有的任务是翻译,有的是综述,有的提 供临床病例。 文稿完成后,管理员将其放入待审 库,由几位具有临床经验和科普经验的 口腔专业医生进行审核并修改。最后文 章会有专业编辑进行编辑、排版和校对 发布到微博和微信平台上。 Mary感言: 撰稿的医师平时都有全职工作,牙 医本来就很辛苦,他们利用平时休息时 间翻译、撰写科普文章,很多时候到晚 上12点多了还没休息,审稿老师也非常 认真严谨,批注都写得很清楚,他们同 样是利用休息时间给我们审稿,有些英 文的文献还要重新把英文原文看一遍, 真的是非常辛苦,他们无私奉献,认真 负责的精神让我感动。 ★微信平台负责人:大亓(亓坤) 大亓,真名亓坤,在新浪微博的 ID为@牙医亓,一名主治医师,爱好足 球,现为西安牙医足球协会负责人。他 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,在天津市口 腔医院正畸科工作5年后回到西安,现 在是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颞下颌关 节专业的在读博士,主要研究方向为 颞下颌关节病的正畸治疗。他是团队 的微信负责人,主要负责科普文章的甄 别、选择、编辑,并将其推送到微信。 另外,他也负责团队与外媒的合作,版 权问题的处理。 在生活中,大亓发现中国人的保健 知识,特别是牙齿保健知识特别匮乏, 微信朋友圈里充斥着大量不科学的养生 知识。因为家人朋友常咨询他,于是便 萌发了做一个口腔的网络科普平台的念 头。2014年年3月,张野老师发微博说 她想成立一个口腔科普团队,大亓看 到后马上表示愿意加入,就成为了团 队中的第2个人。 在大亓的努力下,团队申请了微信 公众号“叶子口腔科普”:y z k q k p,从 3月22日微信公众平台开始推送以来, 已经有接近20000名订阅者,至今也每 天平均增加200人左右。很多文章转发 量达3000次以上。 大亓感言: 我是正畸的硕士,颞下颌关节学 的博士。由于在正畸科工作了5年,脱 离了其它口腔学科的临床工作,其实 对正畸和关节之外很多的口腔临床内 容已经不是特别的熟悉了。但是做了口 腔科普之后,因为很多人在微信和微博 上提问,需要我们回答各个方面的口腔 相关问题,这也督促了我去全方面地学 习口腔知识。我觉得做科普对我的工作 有很大帮助。 由于我每天晚上都要推一篇微信, 因此取消了很多业余活动。晚上回家, 我都会习惯性地打开微信和微博,看大 家给我们的评论和留言。前一段,我们

Pages Overview